推进建设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项目,加快氢能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
组件出货上半年TOP5组件企业光伏产品出货量超78.6GW,Q2出货量较Q1增长。据晶科能源半年报显示,目前N型TOPCon电池量产平均转换效率已超过24.8%。
营收&净利润上半年,光伏组件企业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整体营收增幅同比达到43%及以上。阿特斯上半年组件出货量8.73GW,二季度出货量环比增长142.5%。隆基绿能上半年组件出货量18.02GW,二季度出货量环比增长83.78%。晶科能源通过调整销售组织架构,设立新场景营销部,专注分布式市场的开拓与发展。晶澳科技二季度发布新一代商业量产N型高效组件DeepBlue4.0X,电池转量产换效率达25%。
天合光能加长版一体化产业链布局提速,今年于7月,公司与青海省政府签署协议,拟在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包括年产30万吨工业硅+15万吨高纯多晶硅+35GW单晶硅+10GW切片+10GW电池+10GW组件+15GW组件辅材生产线。隆基绿能3月研发的210mm210mm高效i-TOPCon电池的最高效率达到25.5%,新建210mm大尺寸TOPCon中试线电池量产平均效率突破24.7%,公司计划从2022年9月起公司开始研究未来3~5年的HJT技术。针对排布较分散的组件,可以采用人工辅助的半自动机器人。
清扫机器人通过对电站灰损大数据进行分析,可按照需求定制化设定清扫频率,可以实现每日清扫,而清扫效率则能够达到99.5%,在清扫频率和清扫效果上均远远高于人工清扫。智能化应用提升光伏电站清扫效率目前针对光伏电站的清洁,比较常见的方式有人工清扫、设备半自动清扫以及机器人自动清扫等三大类8月8日,宝馨科技控股子公司安徽宝馨光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馨光能)新能源高端制造项目举行奠基活动,标志着宝馨科技异质结电池及组件项目正式开工。据了解,安徽宝馨光能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高端智能制造项目总投资127.2亿元,计划分三期建设18GW高效异质结电池和8GW光伏组件生产线。
此项目一期总投资16.8亿元,项目完成后预计新增2GW光伏异质结电池及组件项目8月8日,宝馨科技控股子公司安徽宝馨光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馨光能)新能源高端制造项目举行奠基活动,标志着宝馨科技异质结电池及组件项目正式开工。
据了解,安徽宝馨光能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高端智能制造项目总投资127.2亿元,计划分三期建设18GW高效异质结电池和8GW光伏组件生产线。此项目一期总投资16.8亿元,项目完成后预计新增2GW光伏异质结电池及组件项目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或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
机构分析指出,目前海外需求旺盛,对组件价格接受度较高,三季度可以承接一定的涨价压力,四季度国内需求占比相对较高,组件价格相对承压,但随着硅料产能释放,四季度硅料价格有望下降,缓解产业链价格压力,看好一体化组件商未来市占率的提升和盈利能力的改善。美国参议院通过史上最大气候法案,此次法案规模高达3690亿美元,内容主要涉及五大方面,其中颇受市场重视的是法案的第二部分,重点覆盖清洁能源制造业,包括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电池、电动汽车、氢气生产以及关键矿物在内的众多细分。数据显示,今年1-6月光伏组件招标量创纪录地达到86.7GW,已接近2021年全年招标量的两倍其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或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
数据显示,今年1-6月光伏组件招标量创纪录地达到86.7GW,已接近2021年全年招标量的两倍。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
美国参议院通过史上最大气候法案,此次法案规模高达3690亿美元,内容主要涉及五大方面,其中颇受市场重视的是法案的第二部分,重点覆盖清洁能源制造业,包括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电池、电动汽车、氢气生产以及关键矿物在内的众多细分。机构分析指出,目前海外需求旺盛,对组件价格接受度较高,三季度可以承接一定的涨价压力,四季度国内需求占比相对较高,组件价格相对承压,但随着硅料产能释放,四季度硅料价格有望下降,缓解产业链价格压力,看好一体化组件商未来市占率的提升和盈利能力的改善
爱旭股份以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应对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大全能源在报告中称,本期业绩显著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硅料供应紧缺带动硅料价格上涨和三期B阶段项目产能释放带动的销量增长。江华表示,目前针对下半年硅料价格的走势,业内仍未达成一致,但可以肯定的是,下半年硅料价格不会出现大幅下跌。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天合光能预计2022年半年度盈利11.41亿-13.95亿元,同比增长61.69%-97.62%;中来股份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31亿元,同比增长642.89%;爱旭股份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96亿元,扭亏为盈;其他预计实现扭亏为盈的企业还有协鑫集成、亿晶光电和航天机电。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大全能源披露的半年度报告显示,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达95.25亿元,同比增长340.81%,这一数字是其去年全年净利润的1.66倍。江华认为,组件企业取得不错的中期成绩,和下游需求,特别是海外市场需求旺盛有关。
TCL中环、晶澳科技、双良节能、立威昂等企业净利润预增翻倍。可以预见,下半年,硅料、硅片厂家仍将保持高盈利水平,而组件企业业绩仍旧充满不确定性,一线组件厂商盈利能力基本保持平稳,而中小组件企业盈利能力可能持续承压。
下半年盈利水平与硅料价格密切相关对于光伏上游、中游企业整体实现业绩兑现的原因,专家认为,光伏企业不断加强一体化布局,在保障自身供应链安全的基础上实现多环节配置,从而保障了整体盈利能力。协鑫科技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约69亿元,同比增187.5%;新特能源预期上半年归母净利润55亿元-6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光伏制造产业链上市公司纷纷兑现上半年业绩承诺。技术革新带来的降本增效,也是中游企业取得不错成绩的一大原因。
TCL中环在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和综合成本不断降低的情况下,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增92.57%-106.08%,实现 28.5亿元-30.5亿元;上机数控受益于产能释放、成本降低和需求增长,预计2022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为15.6亿元-16.6亿元,同比增加83.65%- 95.42%;双良节能凭借硅片产能大幅的增长,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2-3.9亿元,同比增长212%-281%,超过2021年全年净利润水平。航天机电表示,印度、欧洲、美国市场出口量的增长带动了光伏产业业绩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亿晶光电称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主要原因是公司积极开拓太阳能光伏组件市场,特别是国外市场,太阳能组件销售量较上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增长,组件毛利率同比有所增长。通威股份表示,高纯晶硅业务受益于下游需求的增长,叠加新产能的顺利释放,实现量利大幅增长。
尽管上游涨价对下游组件价格有所影响,但海外市场对组件价格上涨的接受程度较高,成本传导较为顺畅。其中,硅料、硅片环节业绩暴涨,电池片、组件环节少部分企业出现亏损,但整体业绩呈上升趋势。
此外,一体化的产业链布局,也增强了光伏企业的盈利能力。上半年,受益于硅料价格的持续上涨和下游需求的增长,硅料和硅片企业业绩增长强劲。
江苏中利预计亏损1.23亿元-1.65亿元,主要原因是上半年受疫情影响,部分海外进口物料及产品出货的物流期限无法保障,导致产品不能及时发货,同时公司刚性支出无法减少,造成运营成本增加;同时上游主要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海运费持续高位,导致公司产品毛利率下降。中来股份表示,公司稳步推进年产1.5GW N型单晶双面TOPCon电池项目的产能爬坡及山西电池新产能的扩建,推动基于大尺寸硅片及J-TOPCon2.0工艺的大尺寸TOPCon电池的量产应用,大幅简化工艺步骤,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有助于提高产品转换效率及良率。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助理秘书长江华指出,光伏中游企业业绩之所以能够承压增长,得益于海外市场旺盛的需求。晶科能源虽然没有发布中期业绩预告,但在不久前的一场投资者调研活动中表示,在全球需求旺盛和供应链价格上升的情况下近期组件签单价格较年初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虽然第二季度行业一定程度上受疫情和供应链价格影响,但公司经营基本面呈改善趋势。协鑫科技认为利润显著增长主要受益于全球光伏行业持续维持高景气度,多晶硅产品供不应求,量价齐升。中游环节总体向好但出现分化在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背景下,电池片和组件企业两头承压,虽然整体利润向好,但仍有企业陷入经营困境。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1-6月,我国光伏产品出口总额约259亿美元,同比增长113%,再创新高;其中组件出口额220.2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85%。通威股份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20亿元-125亿元,同比增长304.62%-321.48%,超过了去年全年净利润水平。
上游环节业绩大幅增长光伏制造产业链主要分为硅料、硅片、电池片和组件四个环节。上半年,公司平均产能利用率约92%,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14个百分点,带动公司生产成本不断下降,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下半年,光伏制造产业链盈利水平仍与硅料价格密切相关。光伏硅料 来源:大全能源上机数控斥资百亿元加速其在多晶硅料领域的投资步伐;TCL科技与协鑫科技,共同投资设立新公司内蒙古鑫环硅能科技有限公司,以建设10万吨颗粒硅、硅基材料综合利用的生产及下游应用领域研发项目;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先后布局上游硅片;爱旭股份以现金增资方式参股硅片厂商广东高景,以增强公司硅片供应的稳定性。